2014年上半年全市工业和信息化工作报告
- 打印
- 小
- 中
- 大
放弃“大而全” 构建“高精尖”
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工业和信息化跨上新台阶
——2014年上半年全市工业和信息化工作报告
365体育网站主任 张伯旭
同志们:
今天的会议非常重要,既是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会,也是动员部署会,我们要全面落实中央对首都工作的新要求,深入贯彻上半年全国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同志座谈会和全市经济形势分析会精神,坚持改革驱动,加快调整疏解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产业,构建“高精尖”产业体系,推进京津冀产业协同,保持首都工业和信息服务业平稳发展。一会儿,张工副市长还要做重要讲话,大家要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代表市经信委做报告。
一、上半年全市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
今年以来,全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市委十一届五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工信部和市委市政府各项工作部署,细化落实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政策措施,迎难而上、奋发拼搏,推动工业和信息化工作取得了新成效。
(一)经济运行稳中有进,质量效益取得新提升。
上半年,在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9.4%的情况下,全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约1570 亿元,同比增长6.3%;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增加值839.4亿元,同比增长12.6%。工业和信息服务业在全市经济总量中的占比为25.5%,基本保持稳定。全市16个区县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中,14个区域工业产值保持增长,其中10个区域产值增速高于年度增长目标,海淀、房山的增速分别达到31%和12.5%。全市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302.5亿元,同比增长3.3%。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9%,对工业贡献率达到50.8%,转型升级成效显现。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653.7亿元,同比增长17.6%,增速高于全国6.2个百分点。截至6月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从业人员同比减少3.5%,同时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同比增长10%。
(二)坚持改革驱动,工作创新取得新突破。
认真落实中央、市委关于深化改革的决策部署,成立市经信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统筹推进重点改革任务,进一步加大改革调整力度,把改革作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强大动力。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新取消信息系统集成资质认证等3项审批事项,承接国防计量机构设置审批等2项工信部下放的审批事项,累计取消行政审批事项5个大项和3个子项,将5项非许可审批调整为行政服务,取消和调整事项的比例为37%。运行新版网上审批与服务系统,双软认证办理时间缩短30%以上。贯彻实施中小企业发展条例,加快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设立中小企业公共服务联盟。完善金融服务体系,上半年中小企业创新融资新增31.5亿元,同比增长39%。改变政府财政单一投入方式,推动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已落实市财政资金19.2亿元;研究设立工艺美术产业发展基金。建立军民融合项目储备机制,开展供需双向对接,蓝鲸园军民融合项目一期工程顺利完工。注重用改革创新精神破解各种瓶颈难题,在产业的“舍”与“得”、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整合推进一卡多用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新思路、新举措,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三)深化产业结构调整,高端化发展迈出新步伐。
主动放弃“大而全”的产业体系,分类疏解退出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产业。配合发布实施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明确在全市范围内禁止新建和扩建的制造类项目,涉及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化学原料和化学品制造、石油加工、炼焦等二十几个行业类别。根据首都城市功能定位明确差异化、特色化的产业调控和引导方向,认真研究构建“高精尖”产业体系的目标、思路和举措,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服务化、集聚化、融合化、低碳化发展。上半年下达市级大额专项资金15亿元,其中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比例超过60%。中小企业创投引导基金总规模突破50亿元,上半年已投项目90%以上属于“高精尖”领域。北汽集团、联想集团发展迅猛,在世界500强企业中的排名大幅上升,带动我市总部经济加速发展。百度发布全球首个开放大数据引擎,京东商城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上市,小米、奇虎360、乐视等平台型企业规模快速扩张,引领我市产业结构加速调整升级。紫光集团在去年收购展讯通信的基础上,今年又成功收购锐迪科微电子,将极大促进我国集成电路产业整合发展。中关村科学城高端要素聚集效应显现,中科院超级云计算中心等10个公共服务平台投入使用。
(四)落实国家战略,京津冀产业协同跨入新阶段。
积极配合编制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研究提出京津冀产业合作初步思路,推动建立交流机制。牵头组织相关区县、开发区及企业赴河北曹妃甸和天津武清等地区进行产业和项目合作洽谈。接待好河北、天津相关市县来北京进行产业对接交流,结合不同区域资源禀赋特点,厘清对接思路和重点,为下一步工作奠定良好基础。按照市政府统一部署,提出共建“北京(曹妃甸)现代产业发展试验区”的初步设想。推动三元集团在河北新乐投资建设婴幼儿乳粉和液态奶生产基地,组织医药企业在津冀地区建设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推动天津未来科技城成为京津双城联动的重要平台载体。一批国有大中型企业主动加大向津冀两地布局项目力度。金隅集团通过兼并重组实现进退取舍,加快水泥、建材等产业链整合,将资源向优势主业集中;北京现代四工厂计划选址河北省;工美集团与唐山金匙集团合作成立京唐工艺美术联盟。
(五)狠抓工业节能减排,为首都蓝天做出新贡献。
认真落实清洁空气行动计划,研究起草工业行业调整、生产工艺和设备指导目录,发布实施工业污染企业调整退出奖励资金管理办法,与各区县一道,通过强化现场督查、联合执法、资金引导等方式,加快污染企业淘汰退出,上半年共退出213家污染企业,完成全年任务的71%。会同相关部门研究提出东方化工厂调整转型初步方案,先后召开10余次协调会,服务企业有序做好搬迁调整。完成市级以上开发区燃煤设施清洁能源改造1049蒸吨,压减开发区外工业企业燃煤20万吨。燕化公司投入8亿元实施36项“碧水蓝天”环保治理项目。福田戴姆勒汽车公司通过用水性漆代替溶剂漆,可实现每年减排130吨挥发性有机物。发布新能源小客车生产企业和产品审核备案管理细则,自3月底以来,纯电动汽车实现销售823辆。目前,全市共示范应用新能源与清洁能源公交车5563辆,市场反响良好。工业节能减排为全市取得上半年PM2.5平均浓度下降11.2%的成绩做出了积极贡献。
(六)做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信息消费成为增长新热点。
发布实施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促进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等系列政策,实施“祥云工程”2.0版,启动北京健康云、智慧交通公共云及国家北斗卫星导航区域应用等示范项目建设,加快打造信息消费产业集群。已完成1.7万套北斗终端的安装应用,国内首款自主桌面云平台及首款采用自主操作系统的可穿戴智能手表正式发布,成功实现电子发票试点突破。全市首家软件企业创业孵化基地同方科技园正式挂牌。32家企业入选“2014年中国软件业务收入百强”企业,数量连续13年居全国首位。截至6月底,全市共计1613万网民,其网络购物的普及率为65.8%。上半年,网上零售额581亿元,同比增长53%,对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
(七)加快“智慧北京”建设,信息惠民取得新进展。
大力完善信息基础设施,上半年新增具备光纤接入能力家庭15万户,累计达到635万户,占全市总家庭户数的95%。新增4G基站8000个,实现主城区、郊区县城及187个乡镇全覆盖。做好APEC会议信息化保障相关工作,协调推进会议区域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起草公用移动通信基站管理办法,打造免费WIFI政府品牌。建立国内城市运行和应急领域第一套物联网应用技术规范和应用支撑平台,实施物联网企业提速计划。配合工信部开展重点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和等级认定,启动工业和互联网融合创新工程,推动一批传统品牌企业电商化。制定政务云、“北京通”等重大应用实施方案,推动市民卡功能整合、一卡多用。“智慧朝阳”三位一体服务体系、延庆农产品溯源信息化应用、马家堡养老健康管理小屋等试点工作取得较大进展。
总的来看,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全市房地产持续调控、机动车摇号收紧、消费下滑、产业疏解等多重因素叠加下,上半年全市工业和信息化工作取得了难能可贵的成绩,这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各委办局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各区县、开发区及广大企业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经信委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在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作为产业主管部门,我们担负着艰巨的历史使命,我们的工作与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社会的期待还有差距。有些同志习惯于大量的事务性工作,对产业调整的长远谋划和顶层设计思考研究不够。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方面,政策措施还不够有力。在利用改革思维主动调整产业结构方面的创新举措还不够多。追求经济指标,疏于规划和统筹协调布局的情况仍然存在,主动发挥市场作用的意识还不牢固。对这些问题,我们要在今后的工作中高度重视、大力改进。
二、当前面临的形势
当前我市同全国一样,正处在“三期叠加”时期,技术和市场因素变化加剧,需要我们冷静分析,积极应对,在准确把握大势中更好地推进工作。
短期看,我们仍面临较大的发展压力。一是产业发展环境日益趋紧。虽然有利于倒逼产业加速调整升级,但短期内也意味着生产成本的增加和比较优势的稀释。二是稳增长基础不够牢固。受多种因素影响,重大项目面临选址难、拆迁难、落地难、融资难等突出问题,进展缓慢,影响产业发展后劲,“高精尖”产业培育还需时日。三是信息化建设面临数据共享、应用协同等体制性约束,在创新民生服务、优化城市运行管理模式等方面的能量还未充分释放,利用“智慧”手段治理“大城市病”还需要从更高层面进行整合。
长期看,我们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一是改革红利释放产业发展新活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加快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步伐,将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创造力。二是中央对新时期首都的城市战略定位为北京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利于在更大的尺度空间破解首都产业发展难题,形成跨区域产业布局和联动机制。三是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引发重大变革。互联网、物联网、智能制造等正在颠覆着传统工业的发展,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正在猛烈冲击传统制造业,设计、制造、服务正在产业内呈现出分工、合作、网联的新形态。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大大缩短。四是宏观经济逐步企稳向好。我国经济增速仍处在合理区间,保持了稳中有进的基本面,为我们营造了有利的外部发展条件。
危中有机,事在人为。经信系统历来就是一支能战斗的队伍,有幸身处改革奋进的时代,我们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全系统的同志们要用自己的每一份光和热,铸就起工业和信息化的新辉煌。
三、下半年重点工作安排
全系统要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及市委十一届五次全会精神为统领,向改革创新要动力,主动作为、攻坚克难,完成好全年各项目标任务。下半年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全系统要集中精力做好“舍”与“得”这篇大文章,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第一,下决心“舍”,自觉瘦身。
首先是舍什么。就是坚持“禁一批、关一批、控一批、转一批、调一批”的思路,坚决疏解不符合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的产业。“禁一批”就是严格按照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禁止新建、扩建首都不宜发展的工业项目,尤其是明确全市范围内不再新增一般制造业。“关一批”就是坚决关停高污染、高耗能、高耗水企业,全面治理镇村工业大院,加快清理小散乱企业。“控一批”就是对城市废弃物处理、炼油、食品加工等保障城市运行及民生的行业实行总量控制。“转一批”就是对不符合首都战略定位的劳动密集型、资源依赖型一般制造业实施整体转移。“调一批”就是对高端产业中不具备比较优势的制造环节实施调整,主动在京津冀进行全产业链布局。
具体按功能区分解。首都功能核心区,禁止新建、扩建制造业,加快疏解存量,力争通过3年左右时间,退出区域内制造业生产环节;城市功能拓展区,原则上不安排新增制造业,严格筛分存量,加快调整退出“三高两多”企业,可保留的制造业,2017年前原则上进入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城市发展新区,疏解转移出一般制造业,力争通过3至5年时间,完成工业大院的彻底清退。可保留的制造业,2018年前原则上进入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生态涵养发展区,除中关村产业园分园外,严格控制新建制造业,认真筛选存量,加大力度调整退出“三高”企业,可保留的项目和产业环节,2017年前原则上进入开发区和工业园区。提升本市开发区和产业园区建设标准,加快产业升级和生态化改造,力争到2017年,市级以上开发区基本建成生态工业园区。
其次是如何舍。分两个层面。
一个层面,是在本市范围内加大污染企业淘汰退出工作力度。以铸造、锻造、小家具等12个行业为主要领域,以镇村工业大院为重点,确保10月底前就地淘汰退出300家污染企业。继续协调推进东方化工厂搬迁工作。督促市级以上工业开发区加快煤改气,确保10月底前完成锅炉改造1300蒸吨以上,基本完成生产用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改造。加大开发区外工业企业压减燃煤工作力度,确保2013-2014年累计压减燃煤55万吨。
另一个层面,是在京津冀范围内实现产业的疏解调整。要认真落实京冀签署的七项合作协议和京津签署的六项合作协议,对接即将出台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框架,研究完善三地产业合作规划及机制,细化北京在三地产业合作中的具体职责和工作计划,促进形成上下游相互配套、合理衔接的产业体系。在京构建“实验室、微工厂、母工厂、云工厂”四类制造体系,依托津冀打造承载大规模制造的子工厂,引导一般制造业,以及缺乏比较优势的高端产业的制造环节,在更大的区域范围统筹企业发展所需的要素资源,努力形成跨区域科学分布的产业链格局。近期要集中精力做好“北京(曹妃甸)现代产业发展试验区”建设。加强顶层规划设计,共同规划区域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方向,提升产业吸引力。创新协同发展体制机制,推动试验区基础设施和信息化能力建设,加强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资源共建共享,促进港产城同步发展,共同把曹妃甸打造成首都产业发展战略功能区和协同发展示范区。
三是关于“舍”的政策措施。要综合运用经济、法律、政策、信用、舆论等多种手段,尤其要加强部门协作,联合执法,形成倒逼机制和高压态势。制定下发污染行业强制退出目录,要求目录内企业要么退出,要么技改转型。加大资金支持力度,落实好大气污染防治技术改造项目奖励资金管理办法。制定更加严格的节水、节能、节地、人口、环境、安全、技术等标准,加大现有企业清洁生产和环保技改力度,多渠道引导企业由“被动关停”转为“主动退出或技改升级”。修订完善推进污染扰民企业搬迁实施办法,市区两级共同研究出台产业疏解支持政策。在曹妃甸园区建设上,与河北省一道争取国家级政策支持和国家重大生产力项目布局,研究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天津滨海新区等相关政策跨区域延伸覆盖。
第二,下力气“得”,努力健体。
首先是得什么。就是构建“高精尖”产业体系。我们认为“高精尖”产业就是占据价值链高端、拥有自主创新技术、符合国家战略需求及首都功能定位和资源禀赋特点的产业。在加快发展创新型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的基础上,今后要重点实施“三四五八战略”。即:着力培育服务经济、总部经济、平台经济“三大经济”形态,充分依托拥有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的“四新企业”,重点发展创新前沿产品、关键核心产品、集成服务产品、设计创意产品、名优民生产品“五大类产品”,在集成电路、信息安全、4G移动通信、大数据与物联网、智能制造装备、新一代健康诊疗、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实施“八大专项”。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培育100家以上高成长性、带动力强的创新型企业,使“高精尖”产品的营业收入占全市制造业收入比重超过50%,相关产品及服务的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超过15%,在京津冀地区初步形成5-8个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高端产业集群。
具体按功能区划分,首都功能核心区适度发展符合首都战略定位的高端总部经济形态;城市功能拓展区重点发展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城市发展新区重点发展承载国家战略部署的创新型和优势型产业;生态涵养发展区在中关村分园区内适度发展符合区域定位、环境友好的产业;新增高端制造类项目主要向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城市发展新区集中,引导形成梯度分布、差异化发展的产业调控方向。
其次是怎么得。重点是抓两个方面。
一是要抓住两化深度融合这个突破点。从国家层面,已经明确两化深度融合是建设制造强国的制高点。我们必须紧跟工业互联网和“工业4.0”等发展趋势,着力实施两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不断催生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以“互联网思维”为引领,帮助传统企业推进跨界融合,支持利用电子商务垂直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加快生产流程微创新和商业模式重大创新。
二是要加快完善“高精尖”产业发展环境。坚持高标准、高门槛,突出高效益、高辐射力,积极探索构建以“高精尖”产品为导向的产业促进发展机制。对新增产业探索实行动态目录管理,符合目录要求的项目在规划、用地、建设等各方面优先提供条件,市级和各区县的专项资金不再支持没有列入目录的项目。完善资金统筹机制,集中财力加大对重点产品的专项支持,通过建立产业投资基金,引导社会资金投向相关产业。制定高端人才引进和培养计划,努力营造吸引其创新创业的优良环境。加强企业创新体系建设,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改进企业技术中心认定机制,引导企业结合产业需求设立相应的企业技术中心。积极承接、配合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推进科技成果在京转化落地,在国际科学前沿领域抢占制高点。
在抓好产业“腾笼换鸟”、转型升级这项紧迫任务的同时,还要突出抓好以下几项重点工作:
(一)全力推进改革创新。
改革是在更高水平上推动发展的关键一招。要按照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统一要求,继续做好各项改革工作,并将改革创新精神贯穿到各项工作之中,进一步激发企业投资创业活力和社会力量参与经济和信息化建设的热情。
一是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立权力清单制度。对保留的审批事项从服务企业而非方便管理的角度优化审批流程。做好集中审批服务,运行好网上审批和企业服务系统,提高办事效率。加强涉企收费清单管理,年底前向社会公开清单。
二是继续做好中小企业发展条例的实施工作,细化完善条例实施任务分解方案,协调涉及的36个委办局及各区县出台相应的配套政策措施。健全中小企业专项资金统筹机制,完成发展基金设立工作,年内投入运营。扩大中小企业创新融资规模,力争下半年新增创新融资40亿元。年内建成并运行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
三是研究制定我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起草公用信用信息归集和使用管理办法,启动统一的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平台建设。
四是在构建工业用地弹性供给和二次开发利用机制、推进民营资本参与国有资本改制重组、信息化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通过信息化建设助推解决城市病等方面,要开拓思路,创新方法,破解难题。
(二)全力保持工业和信息服务业平稳发展。
兼顾当前经济增长与长期结构优化,狠抓政策落实和重大项目推进,提振企业发展信心,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5%,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2%的全年目标。
一是确保稳增长系列政策取得实效。以年收入10亿元以上企业为重点,加强运行监测和调度,针对企业实际困难做好服务保障。组织本市企业开展供需对接,促成本地产业链配套衔接。协调相关单位加大政府采购中小企业产品和服务力度。研究制定本市优化企业兼并重组市场环境的工作方案,支持企业开展国际并购。
二是积极培育新的增长点。抓住国家大力发展集成电路产业的历史机遇,积极参与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基金的设立和运营,争取更多国家层面的产业政策和重大项目落户北京,提升集成电路设计和制造能力,推动我市集成电路产业跨越式发展。对接重点领域国产化替代,加快信息安全软硬件产品的研发生产,加速壮大系统软件及应用软件产业规模。加快发展移动互联网、网络视频、社交网络、数字电视等信息服务,努力培育北斗卫星导航产品、云终端、智能家电等信息消费新热点,全面推广跨境电子商务。努力提升城市轨道交通装备和节能环保等产业技术水平。加快发展智能仪控系统、数字化车间等智能制造装备并推广应用。支持北汽、长安等企业开发新能源汽车技术和新产品,推广使用电动汽车,鼓励老旧机动车更新为电动汽车。
三是加大产业投资力度。加快构建“高精尖”产业体系,健全工业投资项目全程跟踪推进责任制,对已批和在建项目进行逐个梳理,集中力量解决“四难”问题。加快推进小米互联网产业园、腾讯华北电商总部、拜耳扩产等项目落地建设进度,努力完成全年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牵头协调国土、环保、规划等部门,推进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产业项目尽早落地。
(三)全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着眼治理“城市病”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深化公共信息资源开放共享,推出一批有影响、见实效、方便市民生活、提升政府效能的示范应用。
一是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升级建设。年内形成公用移动通信基站管理办法草案;抓住国家大力推行公共基础网络共享的契机,加快推进三网融合及4G网络建设,推动国家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城市建设;推进物联网应用由城市安全运行和应急领域向城市精细化管理全面转变,加快推进“感传知用”系统体系的建设,促进城市精细化、标准化、智能化服务管理水平的提升。
二是加快推进一批重大应用项目。通过政务云整合现有的政府数据中心资源,推进共享由网络层向存储层、计算层提升;通过“北京通”整合多种便民服务智能卡,实现一卡多用,力争年底前发放第一批卡。协调相关单位完善办事服务试点应用接入方案,力争年底前开通全市网上政务服务大厅。全面推进健康云项目,年内吸收30家厂商和机构参与,为市民提供健康数据存储和健康管理服务。
三是提前研究谋划京津冀范围内的信息化协同发展问题,协调做好信息化基础设施统一布局和建设工作,支持电信运营商实施京津冀城市间通信一体化。
(四)全力推进军民融合创新发展。
争取年内发布实施推进北京通用航空产业发展指导意见,推进通航产业基地建设和重点项目实施,做好国家军民融合创新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建设工作。
加快“军转民”和“民参军”步伐,推进军用CPU国产化、病毒实验室、高速三体船、无人直升机、海上滑翔器等项目实施,支持高新技术民营企业参与国防建设。深入开展北京地区民爆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启动修订《北京市核应急预案》,继续做好军品市场准入服务工作,开展好保密资格认证、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涉密中介服务备案的受理和审查等工作。
(五)全力做好APEC会议服务保障工作。
完成会议区域移动基站等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确保通信畅通。实施“即摄即传”等5项新技术应用展示。做好公共通信网络和专用网络保障、无线电监测,以及重要信息系统和网站的应急安全保障。配合做好会议期间空气质量保障工作,制定会议期间大气污染物排放重点企业停产限产方案,并抓好组织落实。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为了完成好下半年工作任务,我们还要强化全系统自身建设,不断改进工作作风,提升工作水平。
一是强化工作研究。加快全市“十三五”工业发展规划、信息化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积极对接工信部正在编制的中国制造2025规划纲要,争取一批国家重大生产力项目布局北京。各区县、开发区要结合最新要求,细化研究自身特色化、差异化的产业发展方向,更好地融入全市产业发展大局。各重点企业要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和构建“高精尖”产业体系,完善自身发展规划,加快调整升级步伐。
二是强化工作统筹。进一步发挥市区两级经信主管部门的统筹协调职能,注重抓好规划、政策、标准的制定,设好“红绿灯”,挥好“指挥棒”,站好“服务岗”。该牵的头一定要牵起来,该负的责一定要负起来,提升工作合力,更好地发挥参谋助手作用。
三是强化工作作风。巩固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牢记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切实抓好干部队伍建设,深入推进反腐倡廉。树立务实有为、令行禁止的工作作风。
同志们,做好下半年工作,既关系全年目标任务的完成,又关系明年开局,任务更加繁重、要求更高、责任更大。我们一定要再接再厉、奋发有为,交出一份漂亮的成绩单,为首都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做出积极贡献。